外面兵荒马乱,炮火连天,轰隆作响。
战火飘摇中的一方戏台子上,霸王与虞姬心无旁骛,沉浸入戏。
抱头躲在地上、桌底下的票友,纷纷起身,落座,眼神全部聚焦在戏台之上,他们也入了戏,完全忘记了这乱世混战。
戏比天大。
陈佩斯老爷子执导的电影《戏台》在经过超长点映期后,于7月25日正式上映。
豆瓣开分8分,首映日票房2000万,再加上预售及点映票房,累计票房如今已破1亿。
《戏台》是由一个精心打磨了许多年的话剧,改编成电影。
原定档7月17日,在多部电影提档到7月18日后,陈佩斯发文宣布《戏台》改档,由此避开了与大鹏《长安的荔枝》、姜文的《你行!你上!》首映票房竞争。
但,刚出龙潭,又入虎穴,《戏台》撞到了申奥的《南京照相馆》,这个比前两部还要猛。
首映日豆瓣开分8.5分,票房已达1.9亿,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,都是目前为止暑期档中最强势的。
陈佩斯老爷子苦心孤诣,改换档期,不料还是遭遇了强敌。
前有《长安的荔枝》,后有《南京照相馆》,《戏台》的排片远低于这两部电影。
看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房的涨势,后续恐怕《戏台》的排片更不容乐观。
今天豆瓣开分8分,虽然说属于高口碑电影,但可惜不是最佳。
《罗小黑战记2》、《南京照相馆》口碑比它更好。
后续《戏台》凭排片以及口碑而实现票房爆发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。
电影市场就是这么的残酷,赢家通吃。
《戏台》的剧情背景发生在战乱频发的民国时期。
五庆班召集一众名角在德祥大戏院演出,名噪一时的金啸天将出场,票友蜂拥而来,戏院一票难求。
恰逢战事起,野路子军阀打进了城,成了掌权者,要包场看金啸天的戏。
金啸天(尹正饰演)是个瘾君子,吸多了,不省人事,侯班主与戏院吴经理心急如焚。
大帅(姜武饰演)乔装来戏院玩,遇到了送包子的伙计大嗓儿(黄渤饰演),大嗓儿以为大帅是个啥都不懂的土老鳖,两人是老乡,口音一致,唠起嗑来倒挺投缘。
大帅误认为大嗓儿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啸天,指定要看他的戏。
大帅强权在身,手持一把金枪,随随便便就毙人,侯班主(陈佩斯饰演)与许经理(杨皓宇饰演)不敢忤逆,只能硬着头皮请大嗓儿来挑大梁。
在枪杆子的威慑下,外行人大嗓儿扮上了楚霸王,一上场就站反了,一开口唱成了落子。
台下懂戏的票友忍不住笑话,但大帅这个外行却频频叫好,其余人等不敢唱反调,只能跟着叫好。
一个送包子的伙计,唱得惨不忍睹,却落得满堂喝彩,这一幕连侯班主都觉得无比荒诞。
这位大帅联想起自己某次战败过河的经历,听不得霸王自刎的结局,要强行改剧本,霸王不但不能自尽,还要过江东,重振旗鼓,东山再起。
醒来的金啸天上场,与师弟凤小桐,一个霸王一个虞姬,不顾生死,坚持演完原剧目。
这是传承多年留下来的经典,艺术本身自有它的规律与走向,掌权者作为外行人,却要根据自己的好恶,强行改变之,这是强权对艺术的暴力。
《戏台》的喜剧是外壳,内里是悲壮悲愤,面对武装暴力,大家为了活命只能一再妥协,吴经理与侯班主只能把专业的戏台子交出去,听任野蛮粗暴的外行人来指手画脚。
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,整体基调与情绪都是憋屈的,直到最后一幕,侯班主也无法再容忍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被肆意粗暴地乱改,亲自上阵配乐,将生死置之度外,共同完成了对戏台、对文化、对经典的守护。
黄渤饰演的大嗓儿,本是个鲜活生动的底层小人物,对京剧名角极其崇敬甚至于谄媚,阴差阳错让他在大帅这里莫名获得了话语权,于是乎不知不觉懵懵懂懂中成为了一个借权势而耀武扬威的丑角。
他唱得一口蹩脚京剧,却在大帅权势的加持下,成了威武雄壮的楚霸王,成了挑大梁的角儿,别人都对他毕恭毕敬。
他仿佛做了一个美梦,梦里他成了角,美女金钱都扑上来,他贪婪地享受着这种特权,梦醒时分,倒是没有任何落差地,无缝衔接继续做包子铺的伙计。
金啸天,这是吃过了多少苦才成就的名角,有真本事在身,却私生活混乱,玩女人,抽大烟,醉生梦死,但当他一上台,就变成了真正的楚霸王,霸气十足,所以他是最后时刻挺身而出,守卫这个戏台的人。
凤小桐是这部电影中最纯粹的一个人,他始终热爱并守卫这个戏台,为了侯班主的那句“你唱吧,为了大家能活命”,他忍着屈辱而登台演出。
最后她等到了真正的楚霸王,那个有着反抗精神的王者,所以她马上双眸一亮,本能地接住他的戏,与他站在一起守护他们的霸王别姬。
大帅的六姨太思玥,这个影片中唯一的女性角色,想来也是被迫成为了小六,开场时她就像是那种顶流的脑残粉,为了偶像献出自己的一切,声称“我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”。
可笑的是,后期大嗓儿扮上楚霸王的妆,真假霸王她都分辨不出来,再次使出色-诱手段,一番云雨,可见她爱的也并不是真正的金啸天,而是那个顶流名角的符号。
或许迷恋偶像、为偶像献身、跟着偶像私奔,也是她对抗自己身为六姨太的命运,摆脱不如意生活的一种方式。
《戏台》本身还是带有非常鲜明的话剧特色,整体节奏推进很快,场面非常闹腾。
人物虽然鲜活,但工具人属性也很明显,人物的行为逻辑更多是为了推进剧情。
比如大帅这个角色,就比较符号化,夸张得离谱,有时候天真地像个孩子,有时候杀人不眨眼,胡乱闹腾,一个危险的大傻子,真就像个手握权力的巨婴。
他也只能是话剧里极其脸谱化的一个喜剧角色,在话剧里可以格外夸张,但缺乏真实感与逻辑性,谁家身经百战的将军会是这样天真愚蠢又肆意妄为。
同样作为由话剧作品改编的电影,我认为《驴得水》做得更成功些。
总体而言,《戏台》是一部经过了精心打磨的作品,一环紧扣一环,包袱梗儿非常密集,喜剧技巧,炉火纯青,悲剧内核,沉郁深刻。
但它仍带有明显的话剧特色,受众群体年龄偏大些,有人批评电影的叙事、观念陈旧,比如说影片中说“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,改不得”,可能不太符合如今年轻人的观念与审美。
大家觉得《戏台》怎么样?欢迎留言讨论。
配资公司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